烽火遍南粤 欢跃迎光复 -- 记广东地区的辛亥革命运动
作者/责任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辛亥革命在各地》
。所以当时广州的社会秩序是安定的。如都督胡汉民、副都督陈炯明敢于“常摒去卫士,徒步而行”,就是最好的证明。及至1923年初,杨希闵、刘震寰的滇、桂军入粤后,滋事扰民,包烟开赌,截留捐税,人民怨声载道,对比之下,皆说“民军不易及也”,这又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当时民军首领中被称为“最蛮悍”的石锦泉,对他应如何评价呢?他搜查私藏军器及清朝的旗帜军服,应属于打击反革命势力的行为,而且把收缴的东西送军法处处置,这是无可非议的。他以破除迷信为由,欲拆毁城隍庙,引起商民不满,当属过火行为。但在当时革命空气弥漫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在一次大的革命运动中,未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在为数众多的民军中,也混进了一些品质恶劣、为非作歹的坏人,给社会秩序造成某些混乱现象,但只是民军的局部问题。另外,一些民军首领进城后,生活趋于腐化,挥霍享乐,这也是不良的倾向(但这不光是某些民军首领,而是相当多革命党人的普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