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创办的“老人大学”
作者/责任者:陈泽泓主编
索取号:K206.6/12/39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2010年第3期
湛若水(1466-1560),明哲学家,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人。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少师事陈献章,后与王守仁(阳明)同时讲学,各立门户。王主“致良知”,湛主“随处体认天理”,认为“心也者包乎天地万物之外,而贯夫天地万物之中者也,中外非二也。”著作有《湛甘泉集》。
湛若水71岁时,连上三疏要求致仕退休,嘉靖帝不允。75岁时,其辞官退休,一路南下周游粤、湘、闽,办了近40间书院,于嘉靖二十年至二十三年(1541-1544),在广州法政路湛家大街及湛家一至五巷一带,即宋时广州的东北郊,兴建了一座占地数十亩的园林住宅——湛家园,其16岁的三子湛涞之娶礼部尚书南海霍韬的二女为妻,一对小夫妻随父母在湛家园过日子。
在湛家园的南边,湛若水同时创办了一座取名天关精舍的书院。为什么叫“天关”呢?因湛若水任尚书的礼部、吏部,俗称“天官”,当地民居居住的居民,将“天关里”谐音“天官里”现在还遗留下东风中路的“天官后街”等地名。这些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