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湛若水创办的“老人大学”

作者/责任者:陈泽泓主编

索取号:K206.6/12/39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2010年第3期

士大夫讲学,年八十(一说78岁时创办南岳甘泉书院)九十时,两至衡岳������������观者如堵墙,称为圣人复出,争拜门下”。95岁时,他在原居住地广州禺山书院讲学处病逝,停厝3年才迁回家乡增城新塘天蚕山安葬,真正做到了师者死在讲坛上。他为弘扬传承陈湛理学,从明弘治十八年(1505)考取进士,与王守仁讲学于京城开始,到嘉靖三十九年(1560)去世前一个月结束讲学,55年共创办书院近40间,培养学生3900多人,不愧为“千载真儒”(湛若水墓原句为“真儒千载”)。
    湛若水一生热爱教育,热爱自然,重视继续教育,重视与自然和谐相处。他用行动实践了《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理想境界,利用私人办学不受官学的限制,创办了老有所学所乐的广州天关书院、增城龙潭书院等,并乐在其中与自然和谐相处。他曾作《四居吟》:
    春宜居罗浮,冬宜居甘泉(其家乡的甘泉书院)。
    夏宜居西樵,秋宜居天关。
    何以谓之宜,顺气无乖愆。
    罗浮春花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