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惆怅的程派唱腔,竟在南音粤讴里寻得到踪影,那是罗瘿公甚少向外人道的乡愁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B14
罗瘿公是广东人,但很多广东人不知罗瘿公。而不少京剧戏迷,对罗瘿公却很熟悉,尤其是喜爱程派的票友都知道,没有罗瘿公,就没有程砚秋。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罗瘿公对广府曲艺,亦有独到见解。他虽有点偏心,浸淫京剧圈中,但对粤曲不提则已,一提就能说到点子上,讲出时人难及的深度。这种到位,是超越戏种、基于对戏曲与人情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
而罗瘿公对粤讴的牵挂,就是他甚少向外人道的乡愁。
为程砚秋奔忙,这只是罗瘿公为自己内心仅有的一点性情而活罗瘿公醉心京剧,写过《红拂传》、《梨花记》等十几个剧本。他一心栽培程砚秋,指引程砚秋唱出别具韵味的声腔,并潜心培养他的文化修养,使程砚秋具有了其他伶人无法企及的书卷气。
据曹其敏、李鸣春的编辑《民国文人的京剧记忆》介绍:“罗瘿公憔悴京华,寄情哀丝豪竹,自从认为程砚秋为可造之材,凭了这个愿望,便把程砚秋从荣蝶仙手中赎了出来,之后,又运用他仅有的财力和他那‘顺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