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岭南越人与外界的交往
作者/责任者:于兰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后,云贵高原上兴起了一种具有特殊风格的发达的青铜文化—晋宁石寨山文化,与两广地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的青铜器有不少共同之处。比较突出的首先是靴形绒,这种铜诚的刃部不对称,外形很像一只靴子,极富地方特色目前仅在广西的恭城、平乐银山岭、广东的德庆、广宁、云南江川李家山出过云贵高原还有一种刃部呈半圆形的绒,在广西恭城、田东、广东清远等地有出土。另外一种具有特色的代表性器物是羊角钮铜铃,这种器物上小中大、中空,外形是一种圆锥体,这类器物也只在云南、广西、广东发现,具体的出土地点有云南楚雄万家坝、晋宁石寨山、广西西林普驮屯、浦北大岭脚、容县龙井讹、贵县罗泊湾、广东广州等地。
羊角铜铃的年代与靴形绒一样,也正好是从战国时期到西汉,不过靴形钱在广东西南和广西东北部出土的年代要早些,相当于战国早期,而云贵高原所出的要稍晚一些,相当于西汉早期。羊角铜铃年代最早的发现于云南楚雄万家坝,相当于战国早期,而在两广发现的年代都比之晚,所以应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