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秦汉时期岭南越人与外界的交往

作者/责任者:于兰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浓厚的云贵高原风格特点。在楚雄万家坝则出土两件动物圆牌饰,一件浮雕有四肢伸展的蟾蛛,另一件在牌饰的边上圆雕有两只相对而立的熊。在晋宁石寨山、江川的李家山、楚雄万家坝等遗址中出土了众多的动物纹牌和圆雕造型中,以牛的形象最多。除了整体的造型外,还有不少铜牛头,有的还经过夔金。在晋宁石寨山出江川M3:64 屋宇铜饰和M6:22“干栏”模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屋檐的下面都挂有牛头,这使人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西南的少数民族,如壮傣语族、苗瑶语族的一些民族中,都曾有过把牛头挂在房屋的墙壁上,以显示其富有的习俗。虽然不能由此断定,南越国时期也曾有以牛头显示其富有的习俗,但应该可以说它们有着密切的交往关系。
    南越政权在积极地吸收中原文化的同时,也同云贵高原发生联系,互相来往。牛头纹的铜泡钉、熊纹的节约出现在南越文王墓中,说明了南越国的上层社会并没有排斥其他民族,而是尽可能地将于己有利的东西融收进来,变为自己的东西。所以从岭南地区出土的文物中,了解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