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秦汉时期岭南越人与外界的交往

作者/责任者:于兰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的、铜制的都有,盖面镂空的气孔都是几何图形或蕾花形,与中原等地汉墓所出连峰形盖博山炉有别。在南越文王墓中还出有4个方形炉体连在一起的四连体熏炉说明南越贵族中燃熏香料已蔚然成风.燃熏香用料主要产于东南亚、西亚等地区。《史记》和《汉书》所记载在番禺集散的“果布”。据中外学者考证,即马来语龙脑香的音译“果布”。所以南越国贵族燃熏的香料应是从海外输来的。
    银盒 南越文王墓出土一个扁球形银盒,通高12.1厘米,腹径14.8厘米,重272.6克。盖腹各有一排椎镍成交错突瓣形式的主纹带。两主纹带间的盖腹相合处,各饰一条穗花窄纹带,表面夔金较薄,不同于汉代铜器上奕金较厚的造法。此器与中国传统器物迥异,而与伊朗古苏撤城今舒什特尔出土的刻有波斯薛西斯王名字。公元前486一前463年的金银器类同这件银盒可以认定是来自海外舶来品。
    虽然上述海外舶来品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仍足以说明和海外有互相的往来。这种相互往来的基础就是南越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中原文化对之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