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秦汉时期岭南越人与外界的交往

作者/责任者:于兰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加到22 种”。在两广秦汉墓葬中发现的铁制生产工具及其他用具主要有桦、插、锄、镰、斧、凿、镑、炉、剑、戈、矛、匕、削、刀、族、带钩、剪刀等,这些器物的型式多与中原地区相同,且当时岭南似未有冶铸业,故应是从中原输人的。
    在房屋建筑上,先秦以来,岭南越人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是干栏建筑,中原汉人的房屋建筑则多是平地而起的,汉越杂居后,汉式风格的建筑必然对岭南越人产生影响西汉时期,岭南汉墓出土的随葬陶建筑模型,较多干栏式建构,而到了东汉以后,干栏式陶屋很少见,流行的是曲尺式陶屋和三合院式陶屋,楼阁建筑模型已开始出现、增多反映出不少岭南越人已逐渐放弃传统的居住形式,而采用汉式风格。这无疑是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一个表现。
    在语言与文字上,由于诸多的原因,岭南越人语言与汉语有很大不同所以历史上早就有“重译乃通”的说法。但是大量汉越人相互杂居,共同的经济生活导致相互信息的交流,其结果必将是汉人习越语、越人习汉语,大大消除了汉越文化交流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