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花市漫论

作者/责任者:施俊嫦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东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花不同的含义,并约定成俗,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这就是花语。而广州人的花语却别具特色—讲求实际,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在古老的中华国度中,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封建统治者历来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封建道德的熏陶,又使人们重于义而耻于利。如在思想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就是植根于“以农为本”的土壤上的,两宋以来起重大影响的程朱理学也宣扬“存天理,去人欲”的教义。因此中国文化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排斥功利主义,压抑工商业,商人的地位只能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因而,商品意识在古代中国人的头脑中是十分淡薄的。这大大抑制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岭南却因为远离中原,少受中原政治风云波及,经济发展较平稳,而且传统文化的束缚也较少,商品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所受的压抑不那么大。加上自古以来中外贸易的发达,使得广州的商品经济较中原地区繁荣,西方的重商主义也逐渐被接受、吸收,形成了岭南文化自身鲜明的重商性。明清时期,广东的士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