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市漫论
作者/责任者:施俊嫦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东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营。唐代,始引种小麦,宋时因“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竟种之。雍正五年1727年“上渝”也说,广东人“惟知射重利”。广东人讲实惠、不薄利,并自觉地趋利,使广东经出现了远远大于中原的发展。重商性,历来就被认为是岭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广东人讲求实际、重功利的传统心理发展下来,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讲意头”的风俗,即他们接触到的东西必须是好的预兆,这样就预示了将来的好运与成功。这种风格也渗透进花市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花卉语言。很重要的一点是,花的名字应该是吉利、好听的,符合人们的美好愿望。如金桔是最受欢迎的,因为粤语中“桔”、“吉”同音,买一盆放在家里象征大吉大利桃花,则象征大展鸿图桃,青年人则希望能行桃花运,遇上合意的伴侣水仙则象征富贵吉祥。传统上广州人过年必备这三种花。近年来一些刻意逢迎众人们心理特色,但名字好听 仙人掌上嫁接一干花,称为“福星花”象征福星高照三棱柱上嫁接个红色的花的名字应该是吉利、好听的,符合人们的美好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