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市漫论
作者/责任者:施俊嫦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东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据《广东新语》载“花市在广州七门,所卖止素馨,别无花。”“七门”指广州老城的七个城门,这就是当时的花市所在地,所卖的还只是素馨花,且并不限于除夕。已影响到广州人生活的不同层面,据说当时广州最大的书院“学海堂”,曾以《羊城花市》为题,叫学生作文,就有人写出了“回首大河南畔路,踏青惆怅素馨斜”的好句。而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李福泰所修《番禺县志》中,对广州花市的人文景观有了较为具体的描述“花市在藩署今省财政厅前,灯光交辉,花香袭人,炎歌夜尤称丽景。”稍后梁鼎芬修《番禺县续志》载“花市在藩署前,岁除尤盛。”再后张心泰撰《粤海小识》也说“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生几,以娱岁华。”则说明花市已由经常发展为一年一度的岁暮花市了。辛亥革命后,广州老城拆除,藩署前一带成为通衙大道,花市延伸至今教育路、西湖路一带,花色品种越来越全,游人也越来越多。到20世纪20 年代,广州花市已是相当兴旺了。
在此期间种花业也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