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珠江三角洲城镇民俗初探

作者/责任者:刘怀君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

江三角洲城镇民俗的研究意义
    我们认为, 开展珠江三角洲城镇民俗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可为城镇社会综合全面发展的目标服务; 为其社会管理服务; 并可以此强化民俗学的学科建设。
    第一, 可以纠正一些固有陈见。岭南地区在历史上被人视为文化沙漠、蛮荒之地;在今天又被部分人视为当地人只有赚钱本领, 毫无文化气息。这种种观点当然是不公正、不客观的, 也是不正确的。通过研究珠江三角洲城镇民俗及其发展史, 我们可以向人们展示岭南人民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画卷, 纠正那些错误认识, 这有利双向的文化交流。其实, 我们研究城镇民俗史, 也就是研究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文化史, 进而可弥补正史的不足。
    第二, 可警示当前部分城镇的保守心态, 为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服务。上文曾谈及珠江三角洲城镇民俗文化的二元对立性特征, 其实这也与部分城镇人的保守心态有关。由于新兴城镇的福利好、基础设施水平高, 部分心态保守的人便不愿与外来工共同分享这种城镇文明, 不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