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岭南文化与孙中山经济思想
作者/责任者:袁立春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中山都借鉴过来,丰富其“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思想,他说, “中国十年之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为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 四是马克思“资本公有”与“科学社会主义”。孙中山因接融《资本论》而激发了他对“资本问题”的重视,这是他“节制资本”思想的最初动因孙中山接受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公有”的理论,他说,“麦克司之《资本论》,主张资本公有。未来之资本为机器,遂有机器公有之说。” 他因此提出“机器公有”、“平均地权”的主张。孙中山把民生主义说成是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他希望, “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国家矣。” 五是列宁“耕者有其田”主张。孙中山虽很早提出过“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真正成为他经济思想中的一个垂要的内容,却是受了列宁与俄国土地革命的形响。孙中山明确表示“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至于新民生主义经济纲领的提出,显然与列宁的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