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东洞穴石器文化考察

作者/责任者:邱立诚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南方文物》1995年第3期

打钻磨穿孔,其中有的器身略厚,有的器身较薄,或许暗示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功用。器身较厚者,器体多有凹凸不平的疤坑,有的研究者认为可能用作石锤,但似乎无此必要,因为已有一些圆球形或圆柱形的石锤,不必要使用带有穿孔的石器作为石锤,有一种考虑是,可能用作飞索石,即系于绳索上,狩猎时飞出砸击兽类或缠绕兽腿另一种器身较薄者,可在孔中插入木棒作挖掘棒用,便于用力使木棒深入土中,挖掘薯芋和块茎植物,这种使用方法仿如现代南非布须曼人。上述推测,尚有较多疑问。
    值得注意的是,在阳春独石仔和封开黄岩洞遗址,出土有数量不多的被称为“苏门答腊式”的打制石器图三。这类石器均是在扁体砾石的一面保留原砾面,另一面均经打击加工,没有保留原砾面。黄岩洞出土有3件,其中一件,在周边边缘打击出刃缘,使整体呈盘状器另一件是在略呈长身的两侧加工出刃缘,呈双刃器还有一件器体较薄,上端较平直,无刃面,其余周边打制出一个呈圆弧形的刃缘,是一件典型的刮削器。独石仔出土这类石器共7件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