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走向先锋:岭南文化与岭南小说的艰难旅程
作者/责任者:耿淑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权的抗争故事,《岭南逸史》用浓彩重笔写天马山和嘉桂山的瑶族人民轰轰烈烈地反抗残酷剥削他们的汉族政权,《蜃楼志》通过姚霍武领导的义军反映岭南下层民众对黑暗的封建统治的反抗,《警富新书》通过梁天来、张凤等小人物反映了弱小者对黑暗司法的激烈反抗。这种不畏强权、不屈不扰的反抗精神使岭南小说产生了一批极具光彩的人物形象,也使岭南小说具有了慷慨豪迈、悲壮激昂的格调。
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是岭南文化特征之一。宋末抗元,明末抗清,使岭南文化具有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清中期岭南作家虽接受了满清政权,但民族意识并未销声匿迹,反而更加浓烈沉郁。《五山志林》中的《桃源贼双死节》、《迎宴不许谒家庙》、《出喉不即死》等,大力歌颂了挽救明王朝的忠臣义士,体现了顺德人民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欧苏《霭楼逸志》中的《长毛贼》歌颂了清初莞邑人民抗击清军的英勇斗争,陈昙的《邝斋杂记》中的《仙蝶》、《榕树神》、《武英殿》则抒发了对明王朝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