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红船重现珠江,能找到振兴粤剧的船票吗?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B05

    起源神秘,消失百年。风云际会,规矩森严。体恤人情,敬畏神明。激情岁月,血汗人生。

粤剧红船作为早期粤剧戏班的交通和住宿工具,以其重要的功能和独特的色彩,成为粤剧的显著符号。

如今红船虽已退出粤剧的历史舞台,粤剧演员依然被称为红船子弟,延续着这个传奇的名字。而红船精神能在粤剧传人的血脉中流传多久,更牵动情迷粤剧的粤人之心。

食白米、睡十字舱,

就是红船上大佬倌的待遇了

“每日中宵白米二石六斗,要官斗,鲜鱼一十六斤,猪肉一十三斤,豆腐十斤,青菜三十斤,姜盐糖各二斤,生油七斤,干柴七百斤,以上俱用司码称足。”

这是民国初年詠太平班为天后诞演出时,合同上写明的伙食标准。一个大型戏班有百余人,这些食物并不足够,班主私吞的现象时有发生,分到演员碗中的饭菜就更粗糙了。当时有《红船竹枝词》:“腊味时常去买埋,提防乡上菜唔佳。有钱一定求私伙,冇货无肴亦要挨。”一般大戏班尚有白米饭吃,小班则吃糙米。戏行内有新人请前辈提携时,常恭敬地说:“请带挈食白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44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