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诞”拜祖师, 重温粤剧古老的凝聚力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29
梨园五十载》:“唐明皇梦中见二童子,脸上勾画出各色脸谱,身穿各款五色彩衣,表演着各种人物的故事情节,后来二童子一没于‘田’,一没于‘窦’。随后唐明皇便征集一批童男童女,在梨园教授他们演戏,从此便得名‘梨园弟子’,后来我们演戏的也沿用这个称呼。为纪念这二童子的功绩,粤剧界便供奉田、窦二先师。”
张骞先师即张五师傅。八和会馆把张五写成张骞,据说因为张五是反清斗士,写作张骞是掩人耳目,避免清廷追究。张骞先师的来历,可见麦啸霞《广东戏剧史略》:“时(清雍正年间)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因愤清廷专制,每登台辄发革命论调,以抒其抑塞不平之气,清廷嫉之,将置之于法;五遂易服化装,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时广东戏剧,未形发达,内容外表,具体而微;摊手五乃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琼花会馆。”从几个历史事件的时间点来看,张五的传说比较接近粤剧形成的概貌。
此外,港澳地区的粤剧人还有供奉谭公爷和天后元君的习惯,各地不尽相同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