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戏·唱念做打皆朴拙,最动人处悲声老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28
骥德《曲律》所说:“夫南曲之始,不知作何腔调,沿至于今,可三百年。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由元迄今,不知经几变矣。”这种多变,符合戏曲的娱乐本质。正因为多变及源流之复杂,西秦戏才有其独特的研究意义,被称为戏曲的“活化石”。
西秦戏高亢激昂,命运却坎坷流离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上,广州观众得以在家门口欣赏这种“活化石”戏曲。
这次上演的是由海丰县西秦戏剧团排演的新编戏《凤鸣岐山》,故事移植于新编秦腔同名剧,讲述姬昌、姜尚兴周灭商的过程。情节刺激,有商王剖孕妇,周王被迫喝儿子的肉熬的汤,且表现手法直白,直接把人在台上扛着走来走去,有种山人讲故事的惊栗。剧情虽略粗糙,但不讲究承启,大大咧咧地向前发展,反而有一种一本正经在“做戏”的感觉,观戏意趣在此。演员唱腔高亢而不失浑厚,尤其在悲愤急诉之时,很有力量。姬昌和姜子牙的声腔都够老,老到有一种"自然地走音"的感觉,回正的瞬间很动人。
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原为西秦戏庆寿年班,历史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