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往事》:舞剧从追逐深奥的“现代感”到回归乡土情结, “向后看”恰恰是海阔天空的出路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28
的生命力,让全国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感受到广东音乐的温婉灵动、活泼奔放,让更多人知道了何博众、何柳堂、何少霞……知道了《晚霞织锦》、《饿马摇铃》、《平湖秋月》、《孔雀开屏》、《七星伴月》、《晓梦啼莺》……
《雨打芭蕉》为《沙湾往事》带来了浓郁的水乡风情,而《赛龙夺锦》则在全剧中发挥了主线的作用,从水乡龙舟竞技的意气风发,发展到乡人抵御外敌的家国情怀。后半部分的“拔高”,固然是虚构的,但对于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而言,情绪只是一种象征,龙舟竞渡也好,保家卫国也好,都是驱波逐浪的热血之情。
《赛龙夺锦》的真实作者,是沙湾“何氏三杰”之一的何柳堂。何柳堂是广东音乐先驱何博众的孙儿,精通音律,多才多艺,骑射之技精湛,还中过武状元。龙舟竞渡是岭南水乡每年端午节的传统节目,龙船你追我赶,浪花激情四射,男儿齐心奋进,鼓点振奋人心。何柳堂被龙舟欢乐与团结的气氛所感染,写下《赛龙夺锦》,成为广东音乐的经典之作。
关于《赛龙夺锦》的创作,还有另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