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与珠江文化精神
作者/责任者:罗康宁著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粤语与珠江文化》
洋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展写下重要一页。
海上丝绸之路使“海外诸国”文化源源不绝地传入,来自天竺(印度)的佛学便是其中之一。对于这种外来文化,广东人既不一概排斥,也不全盘接受,而是认真地加以研究,吸收以为我所用。东汉时期的牟子便是如此,他的《理惑论》将外来的佛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结合起来,开中国佛学研究之先河。到唐代,慧能进而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学。他的《坛经》,既有佛家的智慧,又有儒家的中庸。例如:“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众所周知,佛家讲生死轮回,讲脱离尘世,因此无所谓忠孝。慧能却在佛坛大谈忠孝,且将这种儒家学说与佛学有机结合起来。他强调“心平”“行直”,打破从天竺传入的那一套烦琐戒律。可见他不仅仅是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