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41
头前的表演就不同了,角色的感情,是根据导演镜头处理的发展而发展的,有时导演采取跳镜头、跳场景的拍摄处理,远景和近景不同的要求,演员演至情绪上必须伤心而下泪的地方,导演一声‘CUT’,演员只有把感情像关灯一样‘啪’的一声便把眼泪收起来,不哭了……哭、笑、喜、怒那种不连贯的表演,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作为一个电影演员来说,掌握起来并不容易。但这也着实锻炼演员。无论是思想感情的变化使用,或者是眼睛神态焦点远近的表演,对我这个年轻的演员来说,都有极大裨益。”
梅兰芳:电影是镜子,能让戏剧演员培养“全景”观念
比红线女更早触电的戏剧演员,还有京剧大师梅兰芳。
早在1922年,广东人黎民伟就到北京为梅兰芳拍摄了几个影片,包括《黛玉葬花》、《木兰从军》、《上元夫人》、《天女散花》、《霸王别姬》、《西施》的片段。黎民伟把这些影像剪辑成一部两本长的戏曲短片,在影院映出,成为最早的京剧纪录片。其中《西施》中的“羽舞”、《霸王别姬》中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