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与全球化经济接轨的商人代表 -- 潘振承
作者/责任者:潘刚儿著;胡巧利主编
索取号:K296.51-5/1/2010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羊城今古》2010年合订本
银元。潘振承曾投入资本参与一位瑞典大亨撒革廉(Nikias Sahlgren)在卡迪斯贸易。正因思想开放 开展国际合作,跨国投资,使他能在世界商业舞台中大展身手。只要附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他就大胆去干,他取得的成功是闯出来的。
潘振承频繁与外商交流,信息触角尤为灵敏。他善纳西方出现的新事物,引入新的商业成功思维。例如,当18世纪6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伦敦董事部汇票在广州使用时,他目睹这种金融汇划以票据来办理信贷的优点:节奏快 效率高,资金安全兑现。乾隆三十七年(1772),他及时将之引用到同文行的国际贸易金融运作上,成为中国人使用汇票的第一人。 这种符合经济规律的模仿实是对创新的活用,潘振承的的超前意识,使他的商业潜力大增。他的继承者潘有度 ,积极搜集刚出现的世界航海海图,有些海图还是西方探险家刚完成,还未在欧洲出版的。他努力扩展自己的见闻,不倦求新,表现了融入世界潮流的抱负和意愿,得到外国商人的赞赏。
(四)经济文化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