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与全球化经济接轨的商人代表 -- 潘振承
作者/责任者:潘刚儿著;胡巧利主编
索取号:K296.51-5/1/2010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羊城今古》2010年合订本
术史的研究增添了一笔财富。广州现尚存的潘正炜在19世纪20年代所建的“潘氏大院”,其东边厢房采用了中式屋架,安装了“改进版”的西方天花吊顶,与尖顶的岭南建筑内部瓦面“叠级而上,别具一格。建筑结构体现了道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
历史文化遗存:潘有度于嘉庆时代后期(约1813年)所作的《西洋杂咏》2820首诗,描写澳门和广州所见的西洋风物,成为今人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文本。
三、潘振承的个性特征
(一)义利兼容
潘振承在为人之道上表现出忠厚正直的品格。义利兼容,以义先利,是潘振承经营商业理念之一。伤害广大人民利益的商业买卖不沾边,是他处世立业之道的哲学基础。外国人编写的《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记载,1781年英人把一批鸦片卖给中国商人新官 ,“他极望行商老前辈潘启官也参加一份,但潘不愿意,因为鸦片老早就是禁止买卖的物品,如果参加,就会给他的仇人可乘之机。”潘振承以商业道德判断标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