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舞台不挂须,最紧要靓仔?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G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42
况编写剧目,必然以生旦为主,或者双生双旦,而不可能编写以丑生、花脸、老生为主角的戏;反过来,这些行当因为没有机会得到锻炼,进一步萎缩。因此,粤剧的行当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困境。”(李计筹《粤剧与广府民俗》)
所幸,如今粤剧界也渐渐意识到这种隐忧,从省市粤剧团青年演员近年参演的剧目、折子戏、技艺比赛等不难看出,青年演员渐渐开始恢复一些被冷落的行当,粤剧舞台又热闹起来了。
这也是全国传统戏曲共同面对的问题。穆凡中先生在《析“先振兴武戏”》中指出:“长年在一生一旦 ‘狭窄的胡同里徘徊’ 这种现象,不独粤剧,黄梅戏、越剧、评剧,甚至京剧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这留待戏曲史家们去研究。我们只说这种模式产生的影响:一,显而易见戏码不够辉煌,多彩变成单调;二,剧目单调伴随着行当萎缩, ‘江湖十八本’中有九本是武生、小武、二花面的剧目,如今这几个行当多数变成无足轻重的 ‘甘草’——大小配角了。三,与当代观众审美要求脱节。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