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独一无二的红线女 她用粤剧点亮了其他剧种的创新精神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G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42

木寂然。红线女雕塑如今神采奕奕地坐落在广州银河园。

    红线女离世以来,社会各界举办过不少纪念红线女的演出和座谈会。红线女的儿子马鼎昌先生在“缅怀艺术大师红线女座谈会”上说:“纪念马师曾和红线女最好的方式,是用作品告诉世人,尤其是告诉香港和海外的观众,他们上世纪50年代从香港回到祖国,这个选择是对的。1993年,妈妈到加拿大演出,我近距离看妈妈,也很惊讶,她快70岁了,还是唱得那么好,那么美!妈妈经历过不少苦难,但依然这么‘硬净’,这是祖国的底气在支撑着她。妈妈回到广州,能做到你们在香港做不到的事情。”寥寥数语,可谓知母莫若儿。上期讲到,红线女回到祖国后,演出的剧本都是一流编剧的精心力作。红派艺术汲取了左翼文学的营养,人物血肉丰满、情感丰沛。红线女在南北交融的学习气氛中也如鱼得水,艺术取得长足发展。红派艺术,真正成为集粤剧旦角表演艺术之大成的流派。

    从“女腔”到“红派”的提升,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及鲜明的时代性。


<<上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