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问源头 --粤方言的形成与覆盖
作者/责任者:龚伯洪著;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编著
索取号:G122/55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广州学与广府文化》
国内外。
南越国初创时,其统治范围是:北界西起今广西三江、龙胜县南境,经兴安严关、恭城、贺县,历广东连山、阳山、乐昌、南雄等县一段,再折向南经连平、和平、蕉岭;东界从福建永定、平和、漳浦等地到达南海;西界为今广西环江、河池、东兰、巴马、百色、德保,与夜郎、句町等国接壤;南界到今越南中部长山山脉以东及大岭一线以北。国都番禺处于东、西、北三江交汇之处,航运已有一定发展,成为犀、象、毒冒、珠玑、果布等商品云集的都会,引来不少客商,语言交流增加,促使雏形粤语进一步变化。
由于越族人多,中县人居于南越国也只得入乡随俗。赵佗对越俗的态度是“良则从之,恶则禁之”。对越族好斗之俗他明令禁止,但对服装、习惯却听其自然变化。如汉高祖为与赵佗结好,派陆贾南来作说客,赵佗接见他时穿越俗服装,束发插椎、席地交股而坐。赵佗除了带头与越俗同化外,还大力提倡汉越通婚,赵家与越族名门吕家结为秦晋之好,融洽了汉越关系。他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