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化戏,以戏记史, 学者沙龙热议粤剧“戏剧性”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G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4
”。
董上德以新编粤剧《胡贵妃》、《如姬与信陵君》、《歇马秀才》为例,详析了“过度戏剧性”与“虚妄”的关系。董上德说:“就某一场戏来看,或许发现不了问题,因为‘这一场’戏本身可能有‘人情物理’做依托;但若把各场戏‘联通’起来考虑,就会觉得这个戏剧故事或许‘不是那么回事儿 ’,剧中的某些情节是超越了剧情‘假定性’的‘边界’的。编剧家应考虑如何将各场戏的内在逻辑建构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建构在剧情‘假定性’的‘边界’之内,否则就走向‘虚妄’。”
通俗来讲,董上德的观点是,戏剧可以有瑰丽的想象力,但不应超越生活逻辑和历史逻辑。他建议年轻编剧结合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多接现实人生的“地气”,增强文史方面的“底气”。
董上德还分析了古人对于强化戏剧化的经验:“在可能的范围内强化人物个性,强化戏剧情节的张力,并且深化故事的意蕴。剧本中的生活可以分为常态生活和非常态生活。小说中的常态生活多一些,比如《红楼梦》,基本是常态生活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