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唐史籍和文物看古广州的海上丝路
作者/责任者:龚伯洪
索取号:K206.6/12/7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2002
汉代,中国从长安向西打通陆路对外贸易的道路,由于中国的丝绸大量从这里走向世界,故人们称这条贸易通道为丝绸之路。
后来,这条陆上丝绸之路因种种原因逐渐衰落,于是海上对外贸易取而代之,后人又称海上中外贸易为海上丝绸之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历史悠久的中国大港口,毫无疑问应首数广州,这是以史籍和出土文物为依据的。
一、史籍文献8的记载
唐代贞元年间,朝中掌管商使往来的鸿胪寺卿贾耽写下《皇华四达记》,此书中的“广州通海夷道”部分,正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路线的详实记载。贾耽这一记载,确切证明唐代中国的海上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是广州。
《新唐书》卷四十三下《地理志》,记述了“广州通海夷道”的走向,这里录下其大意,相关地名加以括注--
从广州启航,往东南航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今深圳市南头),出珠江口,西南海行二日至九州石(今海南省东北部七洲列岛),又二日至象石(今海南省东南独珠山),再往南进入安南沿海。三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