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带有清朗之气的柔美 尽显粤剧男旦的大家风采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1

班偷偷聘用女花旦,但只是昙花一现。光绪二十八年(1902)乐同春班,1912年共和乐班,都曾一度起用女旦,但不久即被禁止。

    随着时代进步,迷信观念渐渐减少。20世纪30年代,男女合班先后在香港、广州出现。

    1933年秋天,香港取消禁止男女同班的禁令,薛觉先、唐雪卿、陈锦棠等临时组织男女班,先后在香港普庆戏院、高升戏院演出。

    同年,太平剧团也组织男女班,原来的主要演员是马师曾、半日安、谢醒侬,加聘谭兰卿、上海妹、麦颦卿三位女艺人为花旦,在香港、澳门演出。其后白驹荣也在香港组织“风雅”男女班。

    1936年10月,广州也解除男女班禁令。白驹荣、廖侠怀、苏州丽、谭秀珍等组成国泰男女剧团,在乐善戏院演出《月底西厢》。其后,男女班大受欢迎。

    再后来,又出现全女班,大有压倒全男班之势。直至今天,中国戏剧戏曲舞台上,亦有阴盛阳衰之气象。此为后话。

    不久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离世时,梨园界纷纷为失去一名京剧乾旦而痛惜。如今,乾旦已经成为“濒危行当”了。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