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旦春光乍泄,坤生柔韧坚忍 “惜墨如金”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1
璇秋是建国初期学戏的,旦行基本功是潮剧乾旦黄蜜教的。姚璇秋说,老师那种优美的青衣动作,现在很少看到了。
乾旦坤生的减少,是戏剧戏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往的形成,除了艺术上的追求,很大程度是因为“全男班”、“全女班”的存在。
据雍正十一年(1733)《粤游纪程》记载:“广州府题扇桥,为梨园之薮。女优颇众,歌价倍于男优。”可见“女优”很早就存在。
粤剧发展到民国八年(1919),出现了首个全女班“名花影”。全女班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任剑辉也是出身于全女班。当时广州有四大公司天台班,城里大新公司(今中山五路新大新公司旧址),西堤大新公司(今南方大厦),先施公司(今人民戏院附近)和西关安华公司(今十八甫)的天台游艺场也常请全女班演出。女演员的薪酬比男演员低,但票房并不比男班差。老板更愿意请女班驻台。(引自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
全女班的存在,培养出不少女演员,不仅能演小生、小武,还能演老生、花脸,无所不能。曾有一位叫“靓华亨”的女小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