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串起的旧广州水城记忆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1
渡荔枝湾,隔水相连迷望眼,独惜写书容易寄书难。”
“无端惊破鸳鸯梦,海幢钟接海珠钟。”
这些《叹五更》中的唱词,简直是清代广州的水城笔记。
吕兆球重点介绍了曲词中提到的。清代漱珠桥,是珠江南入漱珠涌的第一桥。桥的东面有海幢寺,寺北有海珠岛,岛上有海珠寺。这就是《叹五更》所唱“海幢钟接海珠钟”。
如今的南华西街龙溪首约立有“潘能敬堂碑”,讲述了漱珠桥的来历。“龙溪潘氏入粤始祖,名启,又名振承,号文岩,其先祖原属福建泉州龙溪乡,后分支明盛乡白昆阳堡栖栅社。入粤后主理行商,开办同文洋行,以诚实勤学发家,遂成粤东首富。乾隆四十一年于漱珠涌西则置地开村,建宅筑祠,名能敬堂,开支著籍番禺,并筑漱珠、环珠、跃龙三桥,以利交通。居处仍名龙溪乡,祠道则名栖栅巷,以示永不忘祖。启有七子,至今已传十代,族人仍居此处,并遍布国内外。历代人才辈出,不失乃祖遗风。”
海珠岛榕影青葱,木棉红火,在碧绿江水的拍打下,别有逸趣,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海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