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五更调,不应遗漏广府南音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1
、《翻身五更》、《参军五更》、《新五更》、《盼五更》、《叫五更》、《新婚五更》、《妇女五更》等作品,曲调各异。
本期“粤人情歌”着重介绍的,则是较少被北方学者关注到的广府说唱艺术中的“五更调”。
在广府说唱作品中,不乏“叹五更”式的唱词形式,在比南音更早的木鱼、龙舟等说唱文体中已有出现,以短调为主,言词通俗,多为社会下层人物感慨人情冷暖、世道艰难的语气,称为“五更体”。
木鱼歌有《苏娘叹五更》、《樊梨花叹五更》。
龙舟歌有《许有叹五更》、《水蛇容叹五更》、《老女叹五更恨嫁迟》、《玉婵叹五更》、《石女叹五更》、《赌仔叹五更》。
南音的“五更体”在晚清出现了不少社会题材,如《游子叹五更》、《国民叹五更》、《追念国父叹五更》、《金山客叹五更》等。《妇女叹五更》开篇即直发议论:“唔忍得气,做乜我哋女子得咁低威……莫话男儿才广女子就无经济,几多红粉胜过须眉”,随后唱词也很直白,一更天叹裹足好折堕,二更天叹婚姻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