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五更调,不应遗漏广府南音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1
露重,玉楼人怯五更风……”
全曲情景交融,文辞优美。
何惠群创作《叹五更》的缘由,众说不一。有说他丧妻续弦后,所娶妻子受顺德女子“不落家”习俗影响,新婚一日就跑回娘家,何惠群独守空房,感慨“有妻不若无妻”,无奈地写下《叹五更》。另一说是何惠群少年时随父亲来广州住在荔枝湾,与妓女意儿相恋,被父亲发现后棒打鸳鸯,不准相见。他想念意儿,想着意儿也在苦苦思念他,便写下了《叹五更》。
《叹五更》传唱不衰,作者真正的创作缘由已不重要。“好花自古香唔久,只怕青春难为使君留”,他的笔下,不仅是对情感的挽留,更是对时光、青春与生命的挽留。
何惠群《叹五更》使“五更调”发展到极致,成为一种专用于感怀身世、一诉三叹的说唱结构,朗朗上口,情真意切。岭南文化学者冼玉清教授在《广东文献丛谈》中提到,何惠群《叹五更》有很高的艺术性,改变了她对“俗文俚语”无甚可观的看法。
何惠群《叹五更》、叶瑞伯《客途秋恨》、招子庸《吊秋喜》,被誉为粤调说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