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写给粤剧事业的两封情书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1

气闷热,学员们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有人需要不时到门外“换气”。

    粤剧项目的撰写小组由广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卢向阳、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王琴博士、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高天帆以及笔者组成。《履约报告》主笔王琴博士全程不休息,不愿放过老师讲解的每一个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确实是我们自以为了解却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南辕北辙的观念。例如:非遗保护要遵循遗产本身规律,不主张“发展”;描述非遗项目不能使用博物馆语言、景区语言,要使用联合国公约的语言;不要用形容词,不能说“古老”,可以说“世代传承”;“宣传”是文化部门的工作,媒体的作用是“弘扬”;非遗最重要的载体永远是社区和个人,而不是任何机构;不同的文化遗产之间,应互相尊重、欣赏;围绕非遗开展的商业活动,要确保不危害或歪曲非遗项目,同时让非遗传承的社区和个人成为受益者。

    还有一些我们在日常的文艺工作报告写作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其实也违背“非遗精神”。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