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劳动人民的诚意,打造出精英的艺术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2
们全家回国定居,内里的原因是我已看透香港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曾经打过电话问你五叔(薛觉先)一个徒弟借五千元,谁料她一口回绝,当时我揸住个电话眼泪盈眶,连自己的徒弟尚且如此,何况外人呢?所以我一气之下决定离开香港这块‘憎人富贵厌人穷’的是非之地,返回祖国定居。”(引自《平民老倌罗家宝》一书中罗家宝对薛觉先的回忆)
上世纪50年代,香港经济低迷,梨园搵食艰难。广州百废待兴,文艺创作欣欣向荣。广州不少新兴的民营粤剧团体纷纷到香港找大老倌回来担大旗。此时的新政权与学术界、文艺界处于蜜月期,伶人从以往的“戏子”变为“文艺工作者”。
当时尚未成为大老倌的罗家宝,也看到了内地舞台的广阔天地。他在自传中写道:“1953年,我从新加坡演出完后回到香港,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经过这么多年的登台演出,我相信自己绝对有实力成为一名出色的老倌。但毕竟香港有这么多老前辈,竞争太过激烈,哪里有我落脚的地方呢?我缺乏的是环境和机遇。百般思量下,父亲给我一个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