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的广州银钱业市场
作者/责任者:严显郁撰写;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索取号:K296.5/144/3-1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广东文史资料精编》下编.第3卷
用超声波小型收发报机装置,性能效果很好,而该号的优越条件,是善于在广东的台山、新昌、长沙、新会、江门等侨乡城市,都分设有地下侨汇转驳点,抢购侨汇、搜购港币、美钞,而且还有比该号资本更宏厚,联号布设到香港、澳门、美国等地的。
同时,经营“申电”的具体做法,是相当复杂的。例如上海的泰和兴银行承做一笔面额为金圆券1亿元由上海至广州的汇款,收受现钞后,便即电知它在广州的联号--永泰隆银号,如数解付收款人。依当时广州同行协议,交款期不能超过3天(72小时),否则要补付币值下跌的损失和利息。由于当时北方、华东资金大量南流,形成沪穗汇兑数额是不平衡的,因而出现“申电”实际汇率补贴差额很大,在一般情况下,在广州联号付出的,只有上海承汇实收的九成多,如遇战局发展,国民党军队大败或金融黑市剧变,资金南流加剧,广州联号更只需实付七八成,这种实际汇率差额,就是沪穗双方联号的共同利润。后来,有些“申电”干脆改为直线的汇往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