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的广州银钱业市场
作者/责任者:严显郁撰写;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索取号:K296.5/144/3-1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广东文史资料精编》下编.第3卷
业务上和银行不同的特点之一。定期存款的利率,每百元每月息五六厘,即占存款额5%-6%,最高的达八九厘,低的则仅有三四厘。在四邑帮的银号,对利率则多有统一的明确规定,如1年期周息6厘(等于月息5厘),半年期周息5厘、3月期周息3厘,长期利息另议。
定期存款在当时的银行,是不能随时提取的,但在多数做架银号却是可以通融提前提取,只取消利息。在顺德帮的银号,如银号和客户感情深厚的,还可酌给日息(广东的金融市场没有日拆),银号这种经营特点,曾成为一般存户舍银行而就银号的主要原因。后来发展成为银行储蓄业务的定活两便存款。这是当前金融改革中,值得推广的。现代商业银行的新金融工具中,一般也具有定活两便的优点,如发行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和办理自动转账服务(即储蓄存款可自动转入活期存款账户)等,都可视为上述银号原始型业务的一种发展,都可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并增强吸收存款的竞争力。如为避免银行储蓄的被动和困难,可按提取金额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