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定时定点模式”诞生记
作者/责任者:梅雪卿
索取号:D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AII10 11
类的主导,“政府制定好政策,企业再参与进来”。
2010年6月,越秀区广卫街都府社区举起“蓝白计划”的大旗,正式启动“广卫模式”。相较于“东湖模式”只收可回收物,“广卫模式”提出了“干湿两分”。为监督居民的源头分类和投放,广卫街借鉴了北京的做法,设置垃圾分类指导员去巡逻,“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都有相应的评比。此外,还提出了‘四三三计划’,将二次分拣产生的利润按照反哺环卫工、居民和垃圾分类。”
运行不久,“广卫模式”的问题便显现出来。“由于到处都要摆放垃圾桶,光是买塑料袋的钱就要160万元,再加上配桶的近300万元,这一试点一年下来要花500万元。”陈小龙坦言,“广卫模式”难以大面积推广,症结就在于“花钱多”。
市长一次调研启发了六榕街
直到2012年下半年的一天,陈建华市长来到挂点的六榕街调研党建工作。当年7月10日,广州召开了首次垃圾分类处理动员大会。陈小龙回忆称,“陈市长开口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党建,而是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