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政治、法律

传统风貌建筑为何被剔除保护? 3000多老房如何保?

作者/责任者:何姗 莫冠婷

索取号:D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16 17

鼓励政策,但要落实,有难度。毕竟保护传统文化的社会意识不是用几个钱就能换回来的。

    他承认,在“五普”评审过程中,确实线索太多,要删减一部分。因为颁布了你管不管得住?原来不颁布还不拆,你一颁布他马上就拆。所以砍掉一些线索,其中一个标准就是看当地有没有积极性。

    “作为专家来讲,当然希望保得越多越好。但现实使我们不得不谨慎,有些删掉了,是因为业主不愿意修。没有把自己的宝贝当宝贝,我们现在的社会认知还缺少保护意识。”

    施红平曾经遇到过不止一桩这种事,有次在黄埔的一个村,看到村里的祠堂门口堆满柴草,内院破败不堪,和村民聊:

    “这是你们的祖宗房,你们都不保护?”

    “不保啊,谁想要谁拿去吧。”

    “政府出20%。你们把它修起来,怎么样?”
  
    “不修。”

    “出一半呢?”

    “谁要我们卖给谁。”

    “阿婆,我看你这身穿着,也不是没钱啊。”

    “我的钱,还要修这个?”

    “原来中国社会由村民分摊建祖宗屋的老传统也要失传了,”施红平感慨道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政治、法律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