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现存最早西式建筑 见证东山百年城市史
作者/责任者:何姗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04 05
建筑楼高两层,外立面淡黄色,整体设计简洁大方。最有特色的是,在大楼正立面及背面的第二层正中位置,各有一个呈三角形的希腊式山花。
“和我1945~1957年所见的样子相比,它的外立面基本无改动。”唐启望说。
据《广州市志》、《广东省志·外事志》,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由美南浸信会纪好弼牧师于1870年后创办于广州五仙西(今长堤沿江西路一带)。1903年改名为传道学校,1907年迁至东山庙前西街,建传道学堂。
据刘粤声《广州基督教概况》、《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九辑》,“1914年春,复择东山之顶,建筑最大校舍一座,名之曰‘神道学校’。这座新校舍位于“七星岗顶”(今寺贝通津一带),地址为东山庙前直街2号。
据《广州市志》、《广东省志外事志》,1933年,该校易名为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并改选华人牧师刘粤声为校长。“1942年,该校停办;1946年,该校恢复,升级为两广浸信会神学院。1951年停办。”
唐启望说,浸信会神道学校停办后不久,广州协和神学院从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搬出,来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