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光塔老建筑寻找美丽旧年华
作者/责任者:周秋敏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信息时报-A28
地处广州城传统中轴线上的光塔街,因辖内有1300多年历史的怀圣寺光塔而得名。光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之一,“夜则燃火,以导归帆”,商船见到光塔,便知已达广州,其历史则可上溯至唐宋时期。光塔街也是广州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方,有28个民族的同胞居住于此,各民族商贸文化往来,造就了今天光塔街别具一格的风情。
光塔街1.0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65处历史建筑,它们是千年光塔风光的“活标本”,也让光塔街成为广州市历史建筑最多、最集中的街道。昨日,记者手执广州市规划局新鲜出炉的首份光塔街历史建筑地图,“穿越”到清末民初,寻找光塔街辖内的历史建筑,并挖出这些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黄少强故居@通宁道10号
后人守护传承画家风骨
岭南画派画家黄少强故居为西式红砖洋楼,今年初被定为历史建筑。3层高的楼房外墙为水磨红砖,外立面保存完好,每层楼高约4米。房外一块“黄少强故居”的牌匾,落款为潘鹤。如今,这所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