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古代儒林 千年风雅

作者/责任者:朱伟良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3

     文德路,自古是书香兴盛之地。北宋庆历四年(1044),受中原文化教育风气影响,广州创立州学,后数易其址。绍兴三年(1133)州学迁至番山附近(今市一宫、孙中山文献馆、广州第十三中学一带),俗称“广府学宫”。学宫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小街,东边为府学东街。清代以前,广州街道狭窄。1918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后,拆城墙筑马路,扩宽街道。府学东街扩建为马路,并分两段:北段为文德路,长630米,宽15米;南段为文德南路,拆珠光通津及三水码头大街建成,长470米,宽11米。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清代,文德路以东修建广州贡院(今广东省博物馆一带),时有号舍5000间,为两广地区举行乡试场所。由此带旺文德路一带裱字画,卖古董、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店铺。遇上科举考试之年,数千考生流连于街市,或选购珍品,或欣赏古玩,一片繁荣景象。民国时期,此处设有私立统计学校、私立崇德中学等6所中学,翰香楼、研经阁、开明书店等10家书店和广东欧美同学会等10多个文化团体。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