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第一楼最早形象为“鬼佬”所画
作者/责任者:广州日报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B5
广州人,不会不知道镇海楼。那么这座始建于1380年,比北京故宫还要早26年的古建筑,600多年的时间中是怎样走过来的呢?
时值深秋,不过广州的深秋并没有很多人印象中“秋”的意思,因为少风,空气中飘浮着一些霾。这个时候的越秀山上,是城市中一块难得的空气净化“绿肺”。爬上镇海楼的顶楼,一个“岭南名楼”的展览就将有关镇海楼历史的无数细节,呈现在观众面前。
矗立在越秀山上的这座由永嘉侯朱亮祖建设的岭南崇楼,历来被视为广州城的城标,即使在城市东部的新中轴线上已经生长出无数规模远远大过它的新高楼大厦的今天仍是如此。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将广州东、西、子三城合为一体,又拓筑城墙至城北粤秀山,并在城墙最高处建五层高楼——镇海楼,俗称“五层楼”。数百年来,镇海楼与广州城建息息相关,人们形象地将广州城比喻作一艘大船,花塔、光塔就是两支桅杆,镇海楼则是一面风帆。镇海楼频繁出现于明清时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