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百年市政建筑 魅力犹存
作者/责任者:卜松竹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B5
,车辆繁忙,行道树郁郁葱葱。光绪十二年张之洞修的天字码头岸堤马路,由海珠桥至天字码头,长约350米,是广州的第一条马路。清末五口通商后,天字码头屡加扩建,成为珠江最大和最主要码头,长达120米,为广州船舶中心地点及各地航运总站。当时由天字码头开出的渡船有:往新安香港,东莞太平,新安长洲大澳等。来往广州的货船、趸船也都可以使用这个码头。
民国初,广州开始了大规模的毁墙筑路运动。当时的财政厅长杨永泰在广州开辟的第一条马路,就是把四截小街连接成大马路,即永汉路。这条路从天字码头一直延伸到财政厅前,即现在的北京路。天字码头前面这段屡铺屡建的路面,成了广州道路变迁史的历史证人。
文明路消防局曾是最高建筑
广州车水马龙的文明路,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老广州人都叫它“消防局”。在广州第一代市政标志性设施诞生的过程中,洋设计师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作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准会员,建筑师伯捷成为了广州市政厅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