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晒光阴” 改变最大的是相机
作者/责任者:邓毅富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29
侨故事。原来,平正纪念楼由美国华侨余平正建于1922至1925年之间,他把这幢楼命名为“平正纪念楼”,希望子孙能记着祖先的奋斗。
随后,杨老师带着学生继续走访中共“三大”旧址、春园、逵园、隅园、简园、明园、兰园、敦园等旧楼,在一些鲜为人知的庭院内,了解到了不少故事。他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做成的《东山侨居故园情》网站,获得了全国中小学生网页设计一等奖。后来,广州市规划局在对东山一带侨房进行立项保护时,也将这个网站的资料作为参考。
如今 多数旧楼保持当年模样
“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手扶着墙,对了!一模一样!”咔!杨华辉按下了快门。几天前,他带着几名过去的学生,来到十年前曾经留下过不少照片的东山侨园群,再一次走过平正纪念楼、兰园、润园,以及培正路别墅围墙,发现这里几栋楼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杨老师为此特别高兴,就让学生们在当年留影的楼前重复当年的动作再次留了影。
与十年前最大的不同,是杨华辉手里的相机从小数码变成了大单反。他创办的古粤秀色历史文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