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公布地下“藏宝图” 16片区见证羊城上下两千年

作者/责任者:周雯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16 17

座城市的地下文物埋藏区。这些埋藏区是如何划定的?将如何保护地下文物?有怎样的实际作用?带着这些疑问,新快报记者对话广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小炉。

新快报:地下埋藏区划定之前,是怎么保护这些地下文物的?

郑小炉:自1953年广州地区考古工作开展以来,基本上都是配合城市建设进行抢救性考古工作。1997年,考古所曾经根据以往考古发掘成果,在广州古城区及近郊划出23片地下文物埋藏区,以前叫做地下文物保护带,包括广州古城区一处古遗址埋藏区、一处古窑址埋藏区以及21处古墓葬埋藏区。资料曾报市文化、规划部门,但一直没能向社会公布,仅作为城建时的内部控制。在保护带,城建部门会要求建设单位进行考古挖掘,但如果不进行,也没有处罚的法律法规依据。

新快报:现在公布的首批埋藏区,在划定上有哪些依据和考虑?

郑小炉:各埋藏区范围的划定,主要参考本区域的历史沿革和地貌特征,以及过往在本区域开展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情况。埋藏区主要以该区域内的主要地名+地下文物埋藏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38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