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骑楼下的守望与重生
作者/责任者:陶达嫔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日报AII02
是臭粪,清理花了好几天,气味散去要整整一周。
黄婆婆当年的工友大多搬走了,旁边的邻居把房子装修了一下出租给外地打工者。黄婆婆这套两室一厅现在只有她一人独居,六七年前,小孙子在吉祥路小学(现回民小学)上学时曾跟她住过一段时间,孙子一上初中,儿子儿媳一家人就搬走了,只剩老人独自守着北京路的喧嚣。
新大新公司西侧,与北京路一墙之隔的昌兴街是另外一番天地:街宽不到两米,沿街两边房屋主要以岭南旧时的建筑为主,多是三四层木砖混合的房屋,斑驳老旧。一楼沿街房子多设为铺面,经营杂乱不一,有小餐馆、小士多、牙科诊所等,有的老房子被改造成仓库,临街二楼的衣服杂物横挂在街道行人道上方。
这种繁华一去不复返。在昌兴街4号住了十几年的区姨,指着自己一家三代四口人住的16平方米的代管房说,现在但凡有些积蓄的广州人,只要买得起商品房的,都不会住在这里了,“40多平米的房子间隔成三间,三户人家住。里面常年闷热或湿冷,只要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