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火车站运营:一度繁盛一度尴尬

作者/责任者:薛江华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羊城晚报-A10

特别多,在周海滨眼里,当时的商场和今天的友谊商店的档次有得一比,因为火车站商场还有代为托运的便利,加之价格和外面并无二异,所以不少乘客选择在这里购买一些电器等大物件。     客运员说过眼乘客   从服饰神色   看三十年时代变迁   1988年,张红英从30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20个火车站新录用的员工之一,她的岗位是客运员,直到今日。1989年的春运,是她参与的第一个春运,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车站的客流量突然明显增多了。不少车站的老员工都清晰地记得,那一年所有的机关人员都要下站支援。张红英记得当时乘客带得最多的危险品就是鞭炮。所以,车站就准备了几个锯掉一截的大油桶装满水,收到鞭炮了就地处理——往水桶里一扔,鞭炮就作废了,乘客也就彻底死心了。   在周海滨的记忆里,80年代的时候,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很淳朴,车站的客运员都习惯拿条棍子维持秩序,有时候还会用棍子敲打乘客的背包,指挥他们按照一定的方向移动。对于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