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首批历史建筑近七成民居

作者/责任者:莫冠婷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A21

以及新河浦大批侨房均未列入。这个评价历史建筑的标准是怎样的,希望能公开评选过程。     一定要走商业模式吗   从建筑功能上看,广州市首批历史建筑中2/3是民居,因此有专家表示“活化”难度较大。该专家认为,和文物相比,历史建筑更强调公共利益,业主有责任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活化”不一定都要走商业模式,改善街区市政环境、改善居民生活也是保护历史建筑的题中之义。     保护需要政策支持   私人产业“活化”会不会更困难?对此,专家认为未必。   专家表示,对于《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中规定的B类历史建筑,应鼓励民众“活化”和合理利用,政府可给予政策支持,比如,临街的历史建筑可以住改商;历史建筑修缮方案和施工效果图政府免费提供,还可以参考外国的做法,如转移容积率、置换产权、在日后实施房产税后减免历史建筑税费等。此外,政协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历史建筑的意识。   成立保护行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