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流花建筑群 为何能崛起在非常年代

作者/责任者:杜娟 耿旭静

索取号:K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日报-A4

    老广眼中的70年代建筑  

  流花展馆:

  招牌镀黄金开展胜过年

  大块玻璃墙不知怎么擦

  1974年4月初,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展馆建成,这是当时广东省最大的单项民用建筑物。新展馆的正面,镶嵌着由郭沫若手书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9个金色大字,字高4.8米,以钢筋水泥塑造,使用了1.1公斤黄金装饰,平均每字重达300公斤。 

  广交会流花展馆竣工投入使用前后,周围建成了广州市新火车站、东方宾馆新馆、友谊剧院等建筑。每当节日和广交会期间,这一带的楼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1985年这一建筑群被选为羊城新八景之一,享有“流花玉宇”的美称。 

  “当年流花展馆除了一年两度的广交会,还有几十次展销会,展销会上人山人海,像过年一样。”市民张先生回忆道。

  在广交会工作了33年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梁炯当年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流花展馆的正立面全是大块的玻璃,这在当时堪称大胆,国内还没有这样大面积运用玻璃的建筑。

  梁炯说:“当
下一页>>

首页 > 信息港 > 其他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